查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设计资讯>查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北京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光伏零碳改造项目

时间 : 2024年11月17日 12:12浏览 : 144 来源 : 设计能资讯中心 编辑 : 小能

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原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办公楼,建于20世纪70年代,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2021年,通过利用光伏主导的低碳技术对该建筑实施全面改造,实现零碳运行目标。

经验做法:

1.对建筑单体实施一体化改造。改造中充分保留原有建筑的外观风貌,针对建筑热工薄弱环节,实施全楼门窗幕墙改造,整体更换一级能效采暖、空调设备系统,降低建筑自身能耗,改造后实测全年碳排放量为189吨,较改造前减少15%左右。
2.探索光伏主导的低碳技术。采用屋顶附加式、一体化水平铺设等方式,安装发电特性好、透光度高的碲化镉薄膜光伏幕墙,实测建筑光伏系统全年碳减排量192吨。
3.基本实现能源全年自平衡。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光伏发电与建筑用电基本同频、同步,光伏消纳比例高,多余发电供给园区,实测每年可节约电费22万元,投资回收期6.5年,经济收益良好。

307


设计机构: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及其环能科技团队

设计理念:

该项目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尊重历史,绿色改造:
项目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原有建筑的历史风貌,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低碳环保的运营及零碳改造目标。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展示了绿色建筑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光伏主导,能源自平衡:
项目以光伏低碳技术为主导,通过在屋顶安装附加式光伏系统和一体化水平铺设的碲化镉薄膜光伏幕墙,实现了建筑能源的自给自足。这种设计理念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true

系统集成,多元化技术:
项目在改造过程中集成了多种先进技术,如太阳能光伏、光热利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实现了多元化技术的集成应用。这些技术的巧妙融合,使得建筑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同时还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以人为本,提升舒适度:
项目在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舒适度。通过更换高性能门窗、幕墙,提升供暖、空调、热水设备能效等措施,显著降低了建筑的自身能耗,同时提高了建筑的舒适度。
智慧管控,实时监测:
项目运用了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出智能化的楼宇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建筑能耗和环境数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智能调控,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示范引领,推动行业发展:
该项目作为建筑光伏零碳改造的示范工程,不仅为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同时也推动了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和应用。

本站帮助设计师寻找和对接各类设计资源, 发表设计产业的各类资讯
联系电话/微信:13692222744    投稿邮箱:9285962@qq.com

与我们联系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站的内容并不反映设第榜之意见及观点,如部分内容因用户自由发表或误传侵犯了权利人的著作权,请及时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