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设计资讯>查行业动态>详细内容

深圳科技馆新馆盛大竣工,打造华南科技探索新地标

时间 : 2024年11月14日 17:32浏览 : 114 来源 : 设计能资讯中心 编辑 : 小能

深圳,这座中国南部的创新之城,再次迎来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深圳科技馆新馆在历经数月的精心施工后,于近日顺利竣工,标志着华南地区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面向全年龄段人群的科技探索与体验中心。

01_ZHA_Shenzhen-Science-and-Technology-Museum_rend 

坐落于城市与自然交汇的独特位置,深圳科技馆新馆以其独特的U形平面设计,巧妙连接了城市脉络与光明公园的绿意盎然。这一设计不仅引导访客穿越一系列以中庭为核心的互动空间、展厅及教育设施,更创造了一次从城市喧嚣到自然宁静,再到科技启迪的无缝探索旅程。中庭作为整个博物馆的心脏地带,将成为激发灵感、促进知识交流的活力平台。

02_ZHA_Shenzhen-Science-and-Technology-Museum_rend 

为与东部繁华的城市景象相呼应,新馆设计采用了坚固而富有动感的曲线几何形态,展现出未来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西侧则向光明公园敞开怀抱,通过层层叠落的玻璃露台,将室外自然景观引入室内,实现了室内外界限的模糊,让游客在探索科技奥秘的同时,也能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04_ZHA_Shenzhen-Science-and-Technology-Museum_rend 

作为区域城市建筑可持续性的典范,深圳科技馆新馆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先进的计算机建模技术和风洞测试,对建筑的热性能、自然采光、风环境及空气质量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这些科学手段的应用,确保了建筑围护结构在降低能耗、提升能效方面的卓越表现,即便是在深圳炎热潮湿的夏季,也能为游客提供一个既节能又舒适的参观环境。

06_ZHA_Shenzhen-Science-and-Technology-Museum_rend 

此外,新馆在材料采购、全生命周期性能评估及未来可适应性配置方面也进行了周密考虑,力求减少碳排放,并成功获得了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最高荣誉——三星级评级。这不仅体现了深圳科技馆对于环境保护的承诺,也展示了其在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先地位。

07_ZHA_Shenzhen-Science-and-Technology-Museum_rend 

深圳科技馆新馆的竣工,不仅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科技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集学习、体验、创新于一体的现代化平台,更是深圳这座城市科技创新精神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又一璀璨明珠。未来,这里将成为激发公众科学兴趣、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引领更多人踏上探索科技无限可能的奇妙之旅。

08_ZHA_Shenzhen-Science-and-Technology-Museum_rend 

深圳科技馆新馆的设计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Zaha Hadid Architects)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是全球知名的建筑设计机构,以其大胆的空间运用和几何解构的美学风格而闻名于世。此次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及华阳国际设计集团的合作,无疑为深圳科技馆新馆注入了独特的艺术与科技灵魂。

09_ZHA_Shenzhen-Science-and-Technology-Museum_rend 

深圳科技馆新馆的设计理念基于“优美和谐”的理念,旨在打造一个优雅、未来感十足且充满科技感的建筑。其设计愿景是将科技馆建筑与自然景观、高科技教育及展览项目紧密相连,通过景观中的活动空间将两者融为一体。

10_ZHA_Shenzhen-Science-and-Technology-Museum_rend 

科技馆建筑外形犹如一艘未来主义的船只,深灰色的金属表皮构成了太空飞船般的昭示性外观,优雅又神秘,充分契合了科技馆的主题。

盒子形状的体块从建筑外墙被推进建筑物并伸入中空的大中庭内,形成多层次的中庭空间。中庭将成为实验与创新的舞台,上演无人机比赛、机器人制造、多媒体显示等新技术活动。

中庭内部引入“智能皮肤”的概念,每个面板将成为一个智能像素,根据不同的光线和环境条件创造多种未来情景,形成完整的现场多媒体界面。

建筑以自然形态为灵感来源,流线般的造型融合科技,彰显未来感。内部流动的空间围绕一个通高的中庭延展开来,中庭四周布置有公共空间、展厅、教育设施等序列空间。

科技馆新馆还是一座标杆性的可持续性建筑。其设计阶段采用雨水回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发电等技术;施工阶段采用太阳能路灯、场地绿化等技术;围护结构配备节能隔热玻璃,采用高效节能的暖通和照明系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物被动式节能设计原则的有效性,同时将建筑物的能耗降至最低。




本站帮助设计师寻找和对接各类设计资源, 发表设计产业的各类资讯
联系电话/微信:13692222744    投稿邮箱:9285962@qq.com

与我们联系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站的内容并不反映设第榜之意见及观点,如部分内容因用户自由发表或误传侵犯了权利人的著作权,请及时联系本站。